瑪歌堡

400年來瑪歌堡多次轉手易主,直至1950年以酒商事業起家的吉耐斯特(Fernand Ginestet)購入瑪歌堡,但1970年代全球景氣衰退,使吉耐斯特家族無力繼續傾入資金以維持瑪歌堡正常運作,再加上酒質轉差,釀出難以銷售的1972、1973與1974年份,窘境愈是雪上加霜,只好對外求售。<br />

1977年,入籍法國的希臘裔安徳列‧曼哲洛普洛斯(Andre Mentzelopoulos)購下瑪歌堡,不計成敗,立即投入重金整頓瑪歌堡,包括修整瑪歌堡建物本身、拔除老病葡萄樹以改植新株,並維修園區的地下排水系統;他還聘來波爾多的現代釀酒學權威裴諾(emile Peynaud)為顧問,僅一年光景進步神速,成績令人刮目相看。裴諾認為1978年份的瑪歌堡居當年份五大酒莊排名之首(或許只有拉圖堡可與其媲美);甚有專家指出,該年份瑪歌堡甚比拉圖堡還要結構扎實、濃郁豐厚。自此,酒商羅騰於十九世紀所傳述的瑪歌酒村酒款之堅實感,終為世人所見。軟硬兼備的才情完全體現在「新瑪歌」裡。<br />

除安徳列‧曼哲洛普洛斯的決心,釀酒大師裴諾乃真正幕後功臣。但僅花一年時間,酒質便能徹頭徹尾轉變,是如何辦到的?瑪歌堡前任總管龐塔列(Paul Pontallier)表示裴諾的最大貢獻乃在讓瑪歌堡二軍酒「紅亭」(Pavillon Rouge du Château Margaux)重出江湖,僅以最佳酒液釀造正牌瑪歌堡,因而大幅提升酒質。<br />

登入

登入成功